| 疫情之下,全球化何去何从_新闻与故事_新闻中心_西安市国际文化交流协会
世界观 | 疫情之下,全球化何去何从

2022-08-24

当全球疫情爆发,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是“孤岛”。那么,疫情过后呢?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olicy)最近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2位思想家谈一谈他们对疫情后全球秩序的预测,而相当的篇幅都是关于“全球化”走向的讨论。

其中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罗宾·尼布莱特(RobinNiblett)的观点也是近期颇有代表性的一类。他的文章标题是“The End of Globalization as We Know It”(“众所周知,全球化将走向终结”),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新冠疫情可能是压垮经济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认为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已经激起了美国两党与其斗争的决心,意图强行推动中国与美国高科技和知识产权的脱钩,并试图迫使盟国仿效。而新冠疫情正在迫使政府、企业和社会加强长期应对经济孤立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几乎不可能回到21世纪初那种互利共赢的全球化状态。

近几年来,逆全球化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和英国公投退欧为代表,而疫情伴随全球化的加剧传播更使得这一主张甚嚣尘上。逆全球化持续升温的背后,是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究其根源,新的全球分工带来新的利益结构的重新调整,导致传统西方国家利益受损。用一个形象的比喻便是“韭菜少了,庄家多了”。原有被西方发达国家看做韭菜的部分发展中国家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开始逐步与发达国家争夺生产链的高端环节,导致发达国家可收割的利润变少,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中国的崛起。

所以,美国政府近几年在全球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逆全球化,他们想要的只是在这个进程中重新进行利益分配而已。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选择,而且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发展到现在也已经无法彻底逆转。给全球化贴标签,把它当作替罪羊以掩饰自己的政策不当和不良居心,即不合理也不可取。

事实上,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威胁,传染病疫情更需各国通力协作来应对,并以此来减低未来可能面临的公共卫生风险。在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分工合作的大背景下,包括口罩在内的全球医疗防护物资大部分在中国生产,如果彻底切断全球化的产业分工合作,实现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脱钩,那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恐怕会面临更为严峻的医疗防护体系告急问题。而目前,中国、美国和德国等国都在积极研制新冠疫苗,如果各国能协同作战、积极沟通,无疑将缩短疫苗上市的时间,这对于全球人民来说都是一项福祉。

供应链的全球化提高了效率,促进了分工和技术的跨国传播。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面对疫情,全球更需要强化对自由贸易、供应链安全和粮食保障等重大议题的共同承诺,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而非在关键时刻逆全球化而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4月3日在世界卫生组织举行的视频记者会上表示,新冠疫情带来的危机不同以往,世界正处在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为严重的萧条之中,这场危机需要各国团结应对。

《外交政策》邀请的另外一位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认为COVID-19的疫情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经济方向,它只会加速已经开始的变化:从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转向更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A More China-Centric Globalization)。

或许,这才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结果,这样的全球化,还不如不要呢!

本文原载于中国日报旗下“世界观”微信公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