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红色基因咏流传 一支从延安走出来的戏曲队伍

2018-07-12

八十年前

在延安宝塔山下

一个叫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的

革命文艺团体诞生了

她是在毛泽东主席的亲自倡导下

由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红色戏曲团体

她以“唤醒民众、一致抗日”为己任

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相结合

用文化激活抗战的热血

用文艺点燃战斗的激情

新中国成立后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进驻西安

更名为西北戏曲研究院

她始终追随党的步伐,尽心尽职

全心全意投入党的艺术事业

与中华民族的兴衰休戚与共

与伟大祖国血脉相连

与社会大众共同进步

八十年后的今天

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坚持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精益求精 潜心磨砺

以工匠之心打造精品之作

以古老的戏曲艺术讲述中国故事

塑造中国形象 弘扬中国精神

7月10日上午10时,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陕西戏曲研究院成立8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之大型纪录片《我从延安来》拍摄新闻发布会暨开机仪式在陕西戏曲研究院剧场隆重举行。

开机仪式前

各位嘉宾、老艺术家和干部职工

纷纷向陕西戏曲研究院老院长马健翎雕像献花

表达对马院长的敬仰、感恩之情

向创始人马健翎先生雕像献花

肃穆致意是本次开机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院600余位干部职工共同参与

马健翎,陕西米脂人。戏剧家、剧作家。曾在北京大学学习。1938年参加民众剧团,为剧团创始人之一。创作、改编戏曲作品数十部,其中《血泪仇》、《十二把镰刀》、《赵氏孤儿》、《游西湖》等成为戏剧舞台的经典剧目。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部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剧协西安分会副主席、主席等职。1941年接任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团长。1952年担任西北戏曲研究院院长。1955年西北戏曲研究院与陕西省眉户眉碗团、陕西省秦腔实验团合并组建成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马健翎担任院长。

《血泪仇》剧照

《十二把镰刀》剧照

《赵氏孤儿》剧照

著名戏剧理论家张庚在《中国戏曲史》中指出:“马健翎同志在陕北改革秦腔,给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开辟了道路,功劳不小。”抗战初期,他创作了《查路条》、《好男儿》、《中国魂》、《三岔口》等戏,表现了人民战争的伟大作用。大生产运动中又写了眉户剧《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等,反映了边区人民团结一致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克服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他创作了大型秦腔剧《血泪仇》、《穷人恨》、《一家人》等。

《中国魂》剧照

这些剧目的编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激励人民,打击敌人,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尤其是《血泪仇》等剧影响颇大,在解放战争中成了动员军民、瓦解敌人的活教材。彭德怀、王震等领导亲笔给马健翎和剧团写信给予鼓励和赞扬。1941年以后,他着力于新编历史剧的创作和传统戏的改编,有《反徐州》、《斩马谡》、《王左断臂》、《鱼腹山》、《打鱼杀家》等戏。1944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文教大会,授予他“特等奖状”和“人民群众的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新中国成立后,他改编的传统戏有《游龟山》、《四进士》、《游西湖》(合作)、《赵氏孤儿》、《窦娥冤》及新编古代戏《飞虹山》,并与他人合作创作了现代戏《两颗铃》、《雷锋》等。


他先后共创作了与改编大小戏50余本,出版有《马健翎现代戏曲选集》。其剧作主题突出,构架严谨,戏剧性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创作手法上大刀剪裁,细针密缝,丝丝入扣,颇见胆识。如《赵氏孤儿》,掐头减绪,构筑主架,突出程婴、公孙杵臼等人的献身取义精神,充分展示了正义战胜邪恶的斗争力量。

《游西湖》剧照

《游西湖》一剧曹禺称赞:这是“稀见的创造,是‘推陈出新’的香花,而《鬼冤》为旧本所无,更是难得。”这些剧目至今脍炙人口,盛演不衰,成为剧院的“看家戏”。在创作思想上忠于生活,他说:“世界上没有,而且不会有的人物与事件,我是不会写的。”他在农村建立生活基地,并要求全院艺术人员不断深入实际生活。在艺术队伍建设上,他大量延揽戏曲艺术人才,极重视新生力量的培养。他形象地说:“这好比两个锅烧水,后锅没水了,前锅就会干。”他能写、能导、能演,能拉能敲,是难得的戏剧多面手。50年代和60年代初剧院演出的许多戏都是在他的指导下排练的。他演过现代戏里的老汉、老婆,也演过传统戏里的窦尔墩、司马懿等。

Baidu
map